昨日华南市场现货成交价低至2960元/吨,但成交依旧难言乐观。USDA报告公布后,连盘冲高资金纷纷离场,部分地区现货再现抛售行情,豆粕市场是否利多初尽,再入寒冬?以下是笔者结合市场简要分析,仅供参考!
豆粕现货市场参考,截至4月1日,国内主要地区油厂平均报价在3077元/吨左右。其中山东地区3090元/吨,华东地区报3060元/吨,大连地区3180元/吨,天津地区3060元/吨,广东地区3000元/吨。
USDA报告多空交织
周一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播种意向报告显示,2025年美国大豆种植意向面积低于市场共识。基于农户调查的数据显示,2025年美国农户计划播种8349.5万英亩大豆,低于市场分析师预期8376.2万英亩和去年的种植面积8705万英亩,同时也低于前期USDA展望会议所预估的8400万英亩,报告种植面积下调略超预期,因此为小幅利多。但大豆季度库存为19.1亿蒲式耳,同比增加4%。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9.01亿蒲,也高于去年同期的18.45亿蒲,因此库存数据小幅利空。虽然这两份报告暂时并未导致市场剧烈波动,但是仍然会对未来的行情产生潜在影响。若后续遭遇天气问题,导致单产预期下调,仍有可能扭转行情走势。
特朗普对等关税影响
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在4月2日实施对等关税,并称征收的对等关税将覆盖所有国家。暂且不说对其他国家的影响,作为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,中国或将成为关税重点目标。对豆粕而言,若如预期加税,美豆进口成本将会继续增长,即使增加南美大豆进口比例,也会导致贴水溢价推高成本。但特朗普关税政策具有不确定性,若后续关税谈判有所进展,或能缓和紧张局势,国内将持续优化进口结构,美豆进口量或能回升。
国内供需仍存变数
前期市场多因二季度供应充足预期减少现货购买量,以库存去库为主,豆粕库存大多处于偏低水平。但目前工厂开机率仍处低位,甚至不足30%,华北地区已经出现因工厂开单少而挺价的现象。不过,因山东地区价格较低,部分山东沿海地区豆粕流入华北市场,或能避免华北地区现货价格的过度上涨。需要注意的是,2~3月市场的供需错配只是提前透支了3月的需求,并不意味着国内整体养殖需求的大幅下滑,叠加部分贸易商低价投放空单导致市场呈现供强需弱的现象,后续成交情况或能逐步恢复正常。
综上所述,豆粕行情整体来看仍以偏弱为主。虽然市场预计中下旬大豆或能集中到厂,但该预期存在不确定性,工厂仍有推迟开机的可能。同时临近清明假期,下游多逢低刚需补库,成交好转或对现货价格产生一定支撑。因此尽管价格反弹缺少助力,也不可过分看空,维持刚需仍较重要。笔者思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各位读者需结合自身及周边市场情况酌情参考。欲了解多油粕行情数据以及未来走势,敬请持续关注粮油信息网的官方网站(http://www.chinagrain.cn)以及APP(http://www.chinagrain.cn/app)和微信平台(graininfo)或可致电0451-88001128咨询,成为粮油信息网的会员,享受更多特权。